-
流动的森林
流动的森林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一幅清代"西木东送"的壮阔历史图景,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早期市场经济运作体系。作为美国森林史协会2022年最佳图书奖获奖作品,其学术价值已获得国际认可。 作者张萌通过追踪木材的流动轨迹,勾勒出一个跨区域的完整市场网络。从长江上游的林农到下游的商帮,从伐木工到牙行钱庄,各方参与者构建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市场体系。这个系统不仅满足了清代中国的建设需求,…- 24
-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 内容简介: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和马歇尔曾先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他们的使命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美两国的关系乃至远东国际关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该书以考察美国调处国共矛盾的全过程为宗旨,认为调处国共矛盾是美国政府在历史发展的重要时刻 , 从维护美蒋战略关系的稳定出发而作出的重要选择 , 它服从于美国对战后远东的整个战略规划 , 是实现美国在华目标…- 20
-
大汉400年
大汉400年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汉朝这段辉煌历史,通过多维度的叙事结构,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大汉帝国。 作者巧妙地将400年的汉朝历史分解为四条主线:帝王、后宫、文臣、武将。这种叙事方式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段历史,理解不同身份的历史参与者是如何影响和塑造这个帝国的。 在帝王视角中,我们看到了刘氏家族的创业与守成;在后宫视角里,展现了宫廷女性的命运与权谋;在文臣视角…- 46
-
海上傭兵
海上傭兵 内容简介: 鄭維中博士通過深入研究荷蘭文和中文史料,以全新的世界史視角,展現了十七世紀東亞海域的歷史圖景。這部著作突破了傳統的民族國家史觀,為我們揭示了一個無國界的海上世界。 十六、七世紀的東亞海域正經歷巨變:歐洲列強在東方展開貿易競爭,大明帝國逐漸衰落,朝貢體系動搖,而日本則試圖建立新的對外貿易關係。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一群以鄭芝龍家族為代表的福建海商應運而生。 這些海上傭兵精通多國語…- 36
-
纠纷与秩序
纠纷与秩序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山根幸夫教授利用丰富的徽州文书档案,以扎实的史料基础探究明代乡村社会的运作机制。通过对徽州地区的深入研究,展现了一个鲜活的明代乡村社会图景。 作为一个典型的区域研究,本书聚焦徽州这一特殊地域,探讨了其独特的社会结构特征。尤其关注宗族组织的发展演变,以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度,深入分析这些制度如何影响和塑造着乡村社会的秩序。 作者通过大量具体案例,细致分析了乡村纠纷的类型…- 41
-
强权与铁腕
强权与铁腕 内容简介: 理查德·萨克瓦教授的这部传记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一手资料,为读者揭示了普京从克格勃特工到俄罗斯总统的完整轨迹。作为前普京新闻顾问,作者的三年贴身观察让这本传记具有不可替代的权威性。 在这部传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普京形象:他是一个将俄罗斯从衰落中重新带回强国地位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执政风格既赢得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又遭到了西方世界的强烈质…- 48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收藏的1940年初版作为底本,附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18000余字的导读,从三个维度解读作者雷海宗及其作品。前衬更配有"中国文化周期论"示意图,帮助读者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作为一部论证中国文化周期性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深入探讨了中华文明如何在历史长河中避免衰亡并实现自我更新。这不仅是一个学术命题的探讨,更是对抗战…- 36
-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 《魏晋风华:轻松读懂〈世说新语〉》是著名作家魏风华的代表作,这本升级版著作以经典名著《世说新语》为线索,全面描绘和解读了魏晋时代。从竹林七贤到兰亭名士,作者用富有深情和隽永的文笔,带领读者穿越这段中国精神史上最具特色的时期。 作者魏风华以其"中国的小泉八云"之名享誉文坛,曾创作《唐朝的黑夜》三部曲,被誉为"创意历史"…- 79
-
和平戛然而止
和平戛然而止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开篇:当今世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惊人地相似。作者试图通过回溯历史,探寻欧洲是如何在1914年的夏天走到战争似乎成为必然的境地,以及当时的决策者们为何没能像过去那样化解危机。 在梳理"一战"爆发的过程中,作者强调这场战争并非偶然。当时的欧洲,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都在有意无意地推动着战争的车轮向前。各方势力都试图利用战争来实现…- 44
-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方志远教授潜心研究明代政治制度史的经典著作,经过十五年终于再版。作品立足于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以明代国家权力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法则为切入点,全面展现了从中央到地方、从皇帝到乡绅里甲的层层制衡体系。 通过对明代权力结构初创、定型、调整到再定型的全过程分析,本书揭示了中国历代国家权力"内廷机构外廷化、中央机构地方化、监察…- 132
-
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 内容简介: 《德累斯顿》一书聚焦二战末期盟军对德累斯顿的轰炸行动,这场发生在1945年2月的空袭,让这座被誉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的文化名城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 作者以多维度的叙事手法,通过关键参与者和受难者的视角,完整还原了这场灾难的始末。从轰炸的军事决策到具体执行,从地面幸存者的亲历到后世的历史评价,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 这一军事行动在战后引发了持…- 14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内容简介: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以一个特殊视角展现了十六世纪末期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时刻。利玛窦作为这座连接东西方的桥梁,从传授西方记忆法开始,逐步打开了明朝士大夫阶层的心扉。 史景迁通过四个汉字和四幅圣经版画这八个记忆碎片,巧妙地构建起一座独特的记忆宫殿。在这座宫殿中,作者将利玛窦的经历置于更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大航海时代欧洲扩张运动与明朝晚期文化交流的复杂图景。 在这部堪称…- 33
-
中国兵器史
中国兵器史 内容简介: 《中国兵器史》作为一部开创性的通史著作,由中国古代兵器研究的先驱周纬先生撰写,至今仍是这一领域不可替代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为基础,配合珍贵的古代兵器实物照片,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兵器的历史渊源。 作者运用专业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各类兵器的形制演变过程,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细致的考证和分析。 这部著作不仅填补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的重要空白,更为后世研…- 97
-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内容简介: 明朝与缅甸东吁王朝从嘉靖年间一直到万历年间在西南地区的势力范围此消彼长,打得互有来回,从1582年一直到1606年,明朝与东吁王朝进行了大大小小数十次军事冲突,本书就是对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同时在不违背史料记载的情况下做了一定程度的非虚构创作。 作为重要邻邦,中缅双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可追溯至汉朝的身毒古道时期,经唐宋而至明朝。明缅交流虽是这一历史长…- 19
-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内容简介: 《美国人的性格》是普利策奖得主米查姆深度剖析美国国民性的力作。通过解析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关键人物,作者揭示了塑造当代美国的深层力量。 在米查姆眼中,美国历史中始终存在两股对立的力量:一方是由恐惧、排外、歧视催生的"恶之魂",另一方是代表希望、开放、平等的"善之魂"。这两种力量的博弈构成了美国历史的主线。 作者通过大量历史事件证明…- 23
-
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他被称为圣人,也曾被讥为丧家之犬。本书作者李山通过十五个横截面,展现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孔子:少贱多能、求学不辍、周游列国、杏坛讲学,用一生践行着"仁"与"恕"的理想。 这是一部关于坚持的故事。孔子经历少年丧父、中年无妻、老年丧子丧徒的人生苦难,却始终不改其志。他周游列国十四年…- 8
-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重新诠释达伽马开创性航海探险的历史著作。历史学家奈杰尔·克利夫通过新发现的水手日记和珍贵的历史通信,揭示了这次航行如何永久改变了东西方关系,以及它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历史性碰撞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指出,达伽马与哥伦布同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线而出发,但哥伦布的"伟大错误"长期掩盖了达伽马的真实成就。在那个"所有道路通向东方"的…- 15
-
东吴100年
东吴100年 内容简介: 《东吴100年》是一部聚焦东吴政权百年历程的历史著作,从孙坚起家开始,系统展现了东吴从崛起、争霸到建立帝业,最终走向灭亡的完整历史。作为三国时期存续时间最长的政权,东吴的历史是理解整个三国时代的重要切入点。本书通过宏观叙事勾勒出东吴的兴衰轨迹,同时又以微观视角刻画了一系列历史人物的形象。在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像中,我们看到了英勇善战的孙坚、谋略过人的孙策、性格复杂的孙权,…- 57
-
超实用的日本史
超实用的日本史 内容简介: 以图解方式呈现日本历史的实用指南,通过300多张精心设计的插图,生动展现了100个关键历史事件。它采用左文右图的编排方式,既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又让复杂的历史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本书时间跨度宏大,从远古的绳文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平成时期,完整涵盖了日本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它详细记录了邪马台国、倭五王、圣德太子治世、大化改新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源平合战、南北朝对立、战国群…- 24
-
维纳传
维纳传 内容简介: 诺伯特·维纳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1906年被誉为"天才少年"的他,11岁就进入大学学习,18岁便获得博士学位。在接受多位欧洲顶尖数学家的指导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启了辉煌的学术生涯。 1948年,维纳出版的《控制论》掀起了一场科学革命。这部开创性著作不仅预见并推动了计算机、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更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位博学…- 12
-
拉康:不顾一切
拉康:不顾一切 内容简介: 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历史学家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撰写的特殊传记,是其"拉康三传"系列的最后一部。作者并非简单重复或缩写其早期的《拉康传》,而是以独特的风格重新诠释这位具有争议性的思想家。 本书创作于拉康逝世30周年之际,既是对其思想遗产的盘点,也是对《拉康传》引发的诸多争议的回应。作者采用了"碎片化"的叙事手法和"妄想化&q…- 69
-
西藏,西藏!
西藏,西藏! 内容简介: 《西藏,西藏!》记录了作者和摄制组走遍西藏74个县的所见所闻。他们用镜头捕捉典型景观,收集口述史料,记录民间舞蹈和原生态音乐,试图全方位展现这片神秘土地的面貌。 在穿越西藏7个地级行政区的过程中,作者记录下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场景。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西藏的自然风貌,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作者简介: 卡布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 拍摄的记…- 30
-
何处是“江南”?
何处是“江南”? 内容简介: "江南"这一地理概念在中国历史上并非固定不变。在明清易代之际,它特指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这七府地区,是当时中国最富庶的经济区域。但在文化层面,江南对文人而言更像是一幅永恒的心灵地图,代表着汉文化的核心地带。这片区域在明清交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南明政权曾在此与清军对峙,而满清能否成功统治中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改造…- 28
-
近代中国灾荒史论
近代中国灾荒史论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不仅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灾荒史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 李文海作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开拓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编撰的《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中国荒政书集成》等著作和资料集,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对中国灾荒史和环境史研究…- 39